路面抢修料 一、用途: 主要用于各种道路的快速修补处理 二、技术特点: 1、早强、高强:产品2小时强度可达到40兆帕,28天强度可达到90兆帕以上。 2、自流态:现场只需加水搅拌后,不需震捣便可修补到地面上。 3、耐久性:200万次疲劳实验,50次冻融循环实验强度无明显变化。 4、耐候性好-40℃~600℃长期安全使用。 5、施工简单、2小时快速通车 三、技术指标: 四、包装储存 1、本品为塑料编织袋,包装规格为50公斤/袋。 2、本品未开封,宜在干燥、阴凉、通风包装处存放。在正常储存和运输条件下,保质期为12 个月。 实用性能 施工时*复杂的施工机械和技术要求,*长时间的封闭交通,施工后2小时可开放交通;*对病害部位开挖,可节省大量的施工费、材料费和养护时间,有效的延缓道路病害的扩散和蔓延,延长道路使用寿命;而且修补后与原水泥混凝土路面颜色接近,有较好的美观度。 粘接性能 利用材料本身的粘接能力和表面能原理,修补面与原混凝土反应成统一的整体,从而形成很高粘接强度,施工后2小时的粘接强度可达到1.6Mka,可与各种病害部位粘接,粘接能力基本不受厚度影响,可实现1mm**薄修补,在伸缩、碾压、推移等外力下而不脱落、不碎裂。 耐久性能 较快的早期性能体现和较高的早期强度,且后期不衰减,对很多病害部位可做到一次性根除;材料本身有很强的防水、耐腐蚀和抗紫外线能力,其抗老化能力是原水泥混凝土的5倍以上,性能衰减不会早于原混凝土,不会因老化而失去粘接能力和抗压强度。 抗压性能 修补料固化后有非常强的抗压和抗折能力,两小时的抗压强度可达22Mka,后期强度不断上升,峰值抗压强度达100Mpa以上,对病害部位有很好的补强和支撑作用,修补厚度3mm即可达到非特殊荷载道路的抗压要求,在高速和高压的行车状态下不会出现破碎和脱落。 应用工艺编辑 基本要求 1.1材料修补厚度1mm时,每平方米大约需要材料1kg。 1.2水采用无污染水(牲畜可饮用水)。 1.3 施工厚度3mm以上为宜。 1.4 施工条件:温度需在5℃以上,雨天不能施工。 1.5 施工人员须具备一定的水泥混凝土施工的经验,施工前先了解本材料的使用方法。 1.6 施工机械:砂浆搅拌机或手动的搅拌工具(手电钻改装),高压水冲洗设备,底面清扫工具,海绵或拖布(吸干多余水分用),铁质的搅拌桶两个以上,抹子若干个。 底面处理 清理:先将起鼓、脱皮、裂缝等部位的松动部分剔掉, 对低于3mm的部位、过于平整的部位和有油污的部位要进行拉毛处理,拉毛方法采用专业拉毛设备或人工用尖锤敲击均可。 清扫:将底面的浮土等杂物清扫干净,用高压水冲刷干净,冲刷时应将泥浆冲出作业面并防止回流。 水润:用水洗刷干净后,应将水保留在作业面一段时间,将作业面充分润透,直到不再渗水为止。 材料调配 加水:将材料与水混合搅拌,加水量在17%时效果较佳,但根据修补部位不同,对稀释度不同要求时可调整加水量,但加水量控制在15%—20%之间,。 搅拌:搅拌时须充分搅拌均匀,观察无干粉球和气泡,如果仍有干粉球和气泡,可静止一分钟后再搅拌,搅拌时间在3分钟左右为宜,但也不宜时间过长,防止在搅拌桶内凝固。 经验:根据经验,搅拌时先加水再加料会更省时省力,因为本材料凝固时间较短,一次性搅拌量不宜过大,根据作业面和施工进度,每次搅拌的料应在20分钟内施工完成。